微信扫码关注,了解更多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北京纺织控股公司搭建纺织人才成长阶梯
  发布时间:2006-03-06  字体:[][][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服装纺织行业正努力从纺织大国向强国转变。行业发展离不开大量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以及各种专业人才,同时还需要众多的熟练工人,这些都是北京打造“时装之都”的有力保障。

 
作为北京纺织行业的重点企业,北京纺织控股公司经过“九五”调整中发展、“十五”发展中调整以来,“十一五”将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激励人才上加大力度,多渠道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和高素质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加大对中青年骨干的培养和使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投入培养中青年人才
 
最近,“北京纺织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被列人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集体资助项目,获得了三年共40 万元的专项经费资助。同时,北京纺织也成为市国资委系统第二个获得市人才培养集体项目专项资助的行业。
 
这一项目将通过建立健全中青年骨干人才的培养、开发、使用、激励和留用机制,在行业内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为北京纺织“十一五”提升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北京纺织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资金总预算120 万元,其中除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项目资助40 万元外,北京纺织控股公司和所属有关企业各出专项资金40 万元,共同推进项目的实施。目前,北京纺织控股公司已经相继制订出《纺织“十一五”人才规划》、《纺织人力资源管理办法》 等多项管理制度,各项培训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结合建设“北京时装之都设计师平台”, 北京纺织控股公司将加强和北京地区服装、纺织领域内专家学者的联系和沟通,建立北京服装纺织专家库,充分发挥首都丰富的人才和组织资源,形成行业专家资源网络,通过聘请顾问、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服务行业的发展,实现“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效果。
 
针对纺织系统职工收人偏低、对人才缺乏吸引力的现状,近几年北京纺织控股公司将通过提高产品利润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等途径,大幅度提高职工的收人水平,力争在“十一五”末期实现职工人均年收人翻一番的目标。
 
人才俱乐部凝聚人心
 
2005 年5 月,北京纺织控股公司的“北京纺织青年人才俱乐部”成立了,首批就吸纳了以企业中青年骨干人员为主的93 名会员。他们平均年龄35.6 岁,是北京纺织行业提升发展的希望。
 
俱乐部成立以来,已组织了四次活动。带领会员参加野外定向拓展训练,寓教于乐,增强团队精神;组织会员开设论坛,为北京建设服装之都建言献策;引导会员学习新知识,与中科院研究生院联合开设“看大片,学项目管理”课程;组织会员到成功企业参观、学习,开阔了大家的视野。
 
以前,组织考察人才是通过找领导及周围同事了解情况、安排人员谈话的形式,如今,俱乐部开展起来后又为选拔人才提供了一种简单活泼的方式。使组织通过推荐、考察、培训等有效手段,挑选一批个人素质好、职业忠诚度高、综合能力强的中青年人才,进行有计划、有目标、全方位的定向培养和重点使用,迅速改善纺织系统的人才结构,解决人员老化、知识陈旧等现实问题,提高人力资本的贡献率。
 
参加过几次活动的会员都觉得,人才俱乐部不仅提供了纺织系统内部各行业人才横向沟通学习的机会,还搭建了青年人才展示自我的平台。看到还有这么多优秀人才在纺织行业工作、尤其在国有纺织企业工作,大家的心气提高了,产生了归属感,增强了自信心。活动达到了凝聚人心、为企业提供后备人才的目的,不仅得到了会员的认可,也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重点人才公开培养
 
在北京纺织控股公司有序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时,控股公司旗下京棉集团、雪莲集团、光华集团、铜牛集团四大支柱企业也分别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细致务实的培养计划。北毛集团、雪莲集团、光华纺织集团、北京清河毛纺厂、京棉集团等企业还将重点培养人员的名单和培养方向详细列出。
 
铜牛集团为培养青年人才制定了多项措施。不仅为正职都配备了35 岁以下的助理人员.为集团储备后备力量,还大力提拔年轻人,如果条件优秀,可以直接从子公司选拔进集团公司。企业将重点岗位按照市场化配置原则确定薪酬标准,对于市场上相对缺乏的关键人才,采取高于市场价位的工资待遇,有利于吸引和留住骨干人才。从去年10 月起,公司还将技术人员的工资调整提高,与其他部室拉开差距,使重点岗位的技术开发人员的待遇有所提高。
 
通过控股公司和各集团公司的共同努力,在2005 年底至2008 年10 月近三年的时间里,北京纺织控股公司将重点培养形成20 名左右的职业经理人、30 名复合型党群领导及高级企业经营管理者和100 名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着重解决影响北京纺织提升发展过程中人才结构不合理、重点岗位人才匾乏等问题。(首都建设报  记者 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