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关注,了解更多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四个转变”促北京纺织发展——访北京纺织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立
  发布时间:2013-05-21  字体:[][][

2024新澳原料免费资料

      2012年,北京纺织控股公司促进结构优化,加快转型升级,取得了不俗业绩。在全面超额完成市国资委下达的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等七项考核指标下,资产总额超过150亿元,比上一年度增加17亿元,增长12.8%;上缴国有资本收益近4000万元,近三年上缴1.2亿元,位列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前列。
    北京纺织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北京纺织控股将加速发展高端服装纺织业和现代都市服务业两大业务板块,以及品牌服装纺织产品、产业用功能纺织产品、房地产开发和都市服务产品等四大业务内容,塑造“时尚纺织、科技纺织、服务纺织”新形象。
    记者: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公司将如何构建适合首都经济特点的纺织发展格局?
    吴立:从发展方式上来讲,我们企业要实现“四个转变”:从产品加工生产模式积极向品牌运营拓展模式转变;从单纯的产品竞争向高端产业链竞争转变;从生产能力建设向科技创新核心能力建设转变;从单纯注重项目投入向既注重项目又关注管理科学、精益生产转变。
    在发展定位上,高端服装纺织业中的制造业要适度规模,加快升级,做精做特做优;贸易要适度集优,加快转型,做强做大;现代都市服务业要适时发展,加快创新,做实做好。此外,我们将转变品牌运营模式和企业增长方式,升级企业产业链、市场链和价值链,贸易资源进行适度集优和模式转型,在产业用功能产品的应用和规模经营,不动产经营开拓和服务增值业务,商务、文化创意产业和培训等都市服务创新方面给予支持。
    记者:创新驱动一直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法宝,今年将如何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
    吴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未来异常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北京纺织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推进品牌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
    记者:公司拥有铜牛、雪莲、大华天坛、伊里兰、雷蒙等知名服装品牌,在品牌创新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吗?
    吴立:品牌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经过多年的努力,北京纺织品牌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铜牛”、“雪莲”等10个商标被认定为北京市著名商标,有6家企业获得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但我们现有的品牌,还缺乏深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今年,我们将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做大做强品牌服装,提高北京纺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具体来说,将增加品牌企业的资本金注入,突破传统运营模式,引进专业运营团队,共同投资成立铜牛户外服装科技公司,以制作户外功能服装先进工艺技术为核心,逐步建立发展自主品牌,拓展自主品牌市场。此外,通过科技和设计的创新成果展示,参加有影响力的展会,展示品牌实力,促进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着力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品牌的贡献率。
    记者: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路径和核心,决定着企业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空间。去年公司依靠科技创新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今年的关注点在什么地方?
    吴立:近年来,我们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北京纺织在市政建设、水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医疗卫生、防灾减灾等社会公共领域有效发挥了新型纺织品的作用,研发推出了一大批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的高性能、高技术产品。
    今年,我们将加快推出“十二五”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产业化,以科技创新成果与设计创意相融合,大力发展产业用功能纺织品应用产业建设。主要是加快实施高技术产业用纺织品在城市应急给排水和避险系统中的应用及产业化,都市非纺产业用纺织品市场拓展,城市柔性建筑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高性能纤维助剂研发与产业化等一批带动力强、影响面广、投资见效快的项目。今年,企业科技投入预计比去年增加8.5%以上,13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计划总投资比去年增加30%以上,预计实现销售收入比去年增加15%以上。
    记者:拓展新型产业是转型发展的需要,将势必成为提升服装纺织发展的需要。能否介绍一下今年产业创新的新亮点?
    吴立:这些年,我们的现代都市服务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方恒置业公司抓住机遇,积极做好房地产开发业务板块的同时,在自持物业运营和物业服务管理两大板块方面也已初具规模。铜牛信息科技公司通过与苹果公司等合作,提升了服务水平、拓宽了经营渠道,形成了新的亮点。京棉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已经打造成为传统纺织华丽转身的名牌,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今年,我们在发展现代都市服务业方面,将加大力度支持铜牛信息科技股份公司在新三板上市,使其迅速发展壮大。并探索建立产业用纺织品销售平台,加快实施光华集团公司城市应急给排水产品产业化项目的发展。 ■记者 冯晓彤

(摘自2013年5月8日《首都建设报》第1版,记者 冯晓彤 报道)